早期肝硬化的检查除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视触扣听等一般检查外,必要时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以及器械检查,如心电图、X线和超声等辅助检查。
由于早期肝硬化临床表现不明显,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右上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无特征性,一般胃肠道疾病均可出现,并非早期肝硬化所特有,所以单纯靠一般检查是很难早期发现的。
如何确诊你有没有肝硬化呢?
01
病毒学指标检查
有利于诊断出是何种类型的肝硬化,如病毒性肝硬化是具有传染性的。
02
B超检查
在早期肝硬化时,可发现肝肿大,肝回声显示增强、增粗。一旦发展到晚期,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3毫米,脾静脉增宽大于8毫米,脾增厚,肝缩小,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
03
取血检查4项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其中2~3项有显着增高,可考虑早期肝硬化。
04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
给患者做一次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最理想的金指标。采用1秒钟穿刺法,采取微量的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了解肝脏有无纤维化及结缔组织形成。
05
甲胎蛋白(AFP)检查
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很少上升,即便是上升,也很少超出纳克。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也可能会升高,可是肝癌时甲胎蛋白通常超过纳克。倘若甲胎蛋白持续不降,保持在纳克以上,要注重肝癌的可能。
医院温馨提醒:除了以上的诊断方法,肝硬化还有很多的诊断方法,正确的诊断才能做到对症治疗,这样才会又好的效果,肝硬化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如果不能确诊,最好是多做几项检查,准确诊断才能准确治疗。END
推荐阅读
■“隐形杀手”丙肝可治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怎样才能更好的养肝护肝,这4种方法告诉你答案
■体检查出肝囊肿,怎么办?医生送你3个方法,看了踏实许多
■肝病是导致肝硬化的“元凶”,“它”却是造成肝病的“罪魁祸首”
戳原文,更有料!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