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由于病毒性肝炎、酒精、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药物或免疫疾病、营养障碍等原因,引起肝硬化。肝硬化的基本特征:肝细胞的坏死、再生、肝纤维化和肝内血管增殖等。
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正常肝脏切除70%-80%,仍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肝叶切除约1年后,残肝可恢复至原来肝脏的重量。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若是病因长期存在,再生的肝细胞难以恢复正常的肝脏结构,形成无规则的结节。有些患者得了轻度脂肪肝,若加以中药治疗并坚持每天适量的锻炼,是可以恢复的,以免长时间的脂肪沉积在肝脏,影响肝脏的功能,避免日久后形成肝硬化。
患者腹水出现时常有腹胀,大量腹水时使腹部膨隆、状入蛙腹。腹水形成机制:1、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2、低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液体流入腹腔或组织间隙。3、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肝窦内压升高,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自肝细胞膜表面漏入腹腔,参与腹水的形成。4、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排钠和排尿量量减少。
肝硬化形成腹水的患者,应用中医的辨证,长期服用中药,对腹水量的减少作用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