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肝硬化病人应用白蛋白的

年3月4日,知名期刊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英国多个中心的一项随机、对照、非盲、平台型研究(AlbumintoPreventInfectioninChronicLiverFailure,ATTIRE),评估了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中使用白蛋白维持其水平在30g/L以上是否会减少感染、肾功能不全和死亡的发生率。研究发现,在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中,通过输注白蛋白增加白蛋白水平达到30g/L或更多并不比标准准治疗效果好。

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肾功能障碍和死亡。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广泛,国际指南推荐,伴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的肝硬化患者在行大量腹腔穿刺后可应用白蛋白。临床前研究表明,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具有抗炎作用,提示白蛋白输注可能抑制肝硬化患者全身炎症,预防感染,降低肾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提高生存率。但目前的临床实验对于白蛋白降低感染、肾功能障碍和死亡率等方面仍有争议。该研究纳入了例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和干预组(接受白蛋白输注使其水平维持≥35g/L,最多输注14d或直到病人出院)。复合的主要终点是新的感染发生、肾脏功能障碍,或在开始治疗后第3天至第15天(或出院日期)死亡。次要终点为28天、3个月和6个月时的死亡;新的感染发生、肾功能障碍等;白蛋白输注总量;住院时间;在重症监护病房天数;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实验后6个月内肝移植的发生率;实验结束时的MELD分数;肾功能障碍、低血压或静脉曲张出血应用特利加压素。纳入的病人入院时白蛋白水平为(23.2±3.7)g/L,标准治疗组和干预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分别8天和9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标准治疗组中每个病人输注的中位白蛋白量分别为g(四分位数范围,-)和20g(四分位数范围,0-)(调整后的平均差=g;95%CI,-.2),其中标准治疗组中,49.4%(/)的病人未接受收白蛋白输注;干预组中病人第3d和15d的白蛋白水平≥30g/L。在意向处理分析中,干预组中29.7%(/)的病人和标准治疗组中30.2%(/)的病人达到了复合的主要终点(调整后的OR值为0.98;95%CI,0.71-1.33;P=0.87)。在随时间延长至发生终点时间的分析中,干预组和标准处理组达到复合的主要终点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为1.04;95%CI,0.81-1.35)。干预组和标准治疗组中,在死亡率和死亡时间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在第28d、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和标准治治疗组中死亡率分别为14%(53/)和15.6%(62/)(调整后比值比为0.86;95%CI为0.57-1.30)、24.2(92/)和23.4%(93/)(调整后比值比为1.05;95%CI为0.74-1.48)与34.7%(/)和30.0%(/)(调整后比值比为1.27;95%CI为0.93-1.73)。干预组和标准治疗组在其它次要终点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较标准治疗组发生了更加严重或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比如肺水肿或液体超负荷。该项研究提示意义:对于肝硬化病人输注白蛋白维持其白蛋白水平≥30g/L并无益处,肝硬化病人是否需应用白蛋白应重新评估。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gyh.com/ghbl/15523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