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肝防癌,一生一试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巫善明

患者简介

姓名:全XX

性别:男性

年龄:48岁

门诊号:H

就诊日期:年3月10日

 门诊诊断 

1、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2、拉米夫定(LAM)治疗后耐药变异(YVDD);

3、肝硬化代偿期;

4、右侧肝癌切除术后(2年)

 既往史 

①年2月21日因右侧肝癌施行切除手术,肝脏病例标本报告为肝细胞肝癌及肝硬化;②年12月因HBVDNA检测阳性及HBsAg、HBeAb、抗HBc阳性,开始LAM治疗;③年6月因肝癌复发,接受射频治疗;④LAM治疗15个月(年2月17日)检测ALT为U/L、AST为71U/L、HBVDNA升至6.6×copies/ml,YMDD检查示YVDD变异;⑤年2月23日起改为普通干扰素+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

 检查 

患者乏力、眠差,胃纳不佳,肝功能异常(ALTU/L,AST71U/L,γ-GTU/L,A/G=44.9/35.0,SB15.7μmol/L)。于年3月10日转来本院治疗,复查HBVDNA3.9×copies/ml。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升高:透明质酸酶(HA)ng/ml,甘胆酸(CG),Ⅲ型前胶原(PCⅢ)ng/ml,层粘连蛋白(LN)ng/ml,Ⅳ型胶原(Ⅳ-C)48ng/ml,IgG22.69U/L。B超检查示脾肿大,肝硬化,腹腔无积液。

 入院治疗 

年3月10日起继续普通干扰素万U及注射用胸腺法新1.6μg隔日治疗并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复方氨基酸、注射用复合辅酶、双环醇、双歧三联活菌等保肝、抗肝纤维化治疗。HBVDNA多次检测仍阳性,分别为1.17×(7月28日)、1.3×(10月22日)、8.59×(年1月12日)、1.08×(年3月16日)和3.94×(年5月4日)。年6月3日,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ALT25U/L、AST47U/L、γ-GT93U/L、A/G=43.4/35.3,SB15.2μmol/L)。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HA50ng/ml,CG,PCng/ml,LNng/ml,Ⅳ-C44ng/ml)。

年6月21日起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并联合LAM治疗,4个月后(年10月21日)HBVDNA4.45×,6个月后复查HBVDNA9.61×(年10月31日)。

年1月25日,停用LAM,换用阿德福韦酯(刚上市供应),4个月后HBVDNA第1次<(年5月25日)。

治疗方案: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核苷类似物(NA)或胸腺肽

开始治疗时间:

年5月14日。

治疗前实验室检查:

①HBVDNA3.94×copies/ml,HBsAg+,HBeAb+,HBcAb+;②ALT25U/L,AST47U/L,γ-GT93U/L,肌酐(Cr)80μmol/L;③HA50ng/ml,CGng/ml,PCⅢng/ml,LNng/ml,Ⅳ-C44ng/ml,PLDU/L。

治疗过程:

拉米夫定治疗39个月,患者HBVDNA水平控制不佳。综合考虑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预防肝癌复发等因素,决定在LAM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μg,患者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第1、2支时出现发热、肌肉酸痛,之后不良反应逐步消失。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μg+LAM治疗24周后,因HBVDNA下降不明显(9.44×copies/ml)(表)。

表用药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程及乙肝指标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考虑是由于LAM耐药,改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μg+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16周,HBVDNA水平降至<copies/ml。年8月24日测HBsAg.39IU/ml(+),HBsAb(-),HBeAg(-),HBeAb0.IU/ml(+);年7月16日,HBsAg降至10.89IU/ml。

年10月27日因出现HBVDNA反弹(4.1×copies/ml),改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μg+恩替卡韦治疗,HBVDNA很快降至<copies/ml。

年2月5日,停用恩替卡韦,继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年6月22日,HBsAg转阴,HBsAb12.57IU/ml(+),获得血清学转换。

点评

患者为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癌术后,HBVDNA升高,应予长期抗病毒治疗,可选择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可有效抑制HBVDNA,但也易引发耐药。年时仅有LAM可选用,治疗2年就出现了耐药突变(YVDD变异),而干扰素长期治疗无耐药顾虑,兼有抗病毒及免疫调控作用,少数患者有望获得HBsAg转阴和血清学转换。本例自年6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为基础,先后联合使用LAM、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后改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达7年以上,病情稳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78个月后,肝功能复查正常,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复常,HBsAg转阴,并发生血清学转换。

7年多来,临床密切观察,未发生较严重的干扰素不良副反应,体重下降、脱发、外周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也无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血糖改变及精神神经异常表现,表明经过干扰素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是好的,并不出现所谓的叠加副反应。

鉴于干扰素除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抗细胞增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对抑制肝癌生长、转移和术后复发有一定效果。本例患者在第1次肝癌切除术后经长达10年左右的长期干扰素治疗无复发,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使用有一定关系,治疗期间医者与患者良好的沟通、积极配合、依从性好也是很重要的。

本例患者为肝癌术后应用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长期治疗的范例,不仅成功获得HBsAg转阴和血清学转换,达到了临床治愈乙肝的理想目标,使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并一直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中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gyh.com/ghgr/11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