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肝癌在肝病领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临床多学科,如肝胆外科、肿瘤科、肝病科、介入科、放疗科、中医科等都在积极收治,满足患者需求。随着肝癌临床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进步,患者的诊断率、治疗率明显提高,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从总体上看,肝癌的预后仍然较差。目前我国肝癌病人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显著低于邻国日本的60个月,这说明存在着很大的优化治疗空间,有待我们去努力弥补。其中关键的举措是要尽快提高肝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所谓规范化诊疗,就是给病人在现有条件下提供所能获得的最合理的诊疗,使病人获得最大的生存获益。为此,我国早在年就制定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国家版,年发布了第二版,这对改变肝癌治疗混乱局面,向着规范化治疗肝癌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基于近年来肝癌治疗方面的迅猛进展,可供选择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在带给肝癌患者福音与红利同时,也难免使某些患者无所适从,病急乱投医;即使是医生,包括部分专业医生在与患者沟通中也会感到困惑,一时难以决策。
令人感到无比幸运的是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下简称《新规范》)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下简称《新指南》)相继及时问世。这两个权威文献,不仅反映国内外肝癌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技术进步,而且又集中了我国肝癌防治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和宝贵经验,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最适合当今中国国情的中国肝癌规范化诊疗科学指引。《新规范》和《新指南》无疑是是我们医生的良师,更是肝癌患者的福音。现将其部分要点及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如下:
01
肝癌的筛查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脂肪性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血吸虫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尢其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近年的研究提示糖尿病、肥胖、吸烟和药物性肝损(病)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