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肝脏还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肝癌早期也往往没有症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为什么肝功能正常也可能得肝癌?
肝脏的早期病变,常常没有症状,肝癌也是如此。如果是因为罹患肝癌而出现肝区疼痛、眼白发黄时,肝癌已经进入中晚期。此外,肝功能检查也并不能用来诊断肝癌。
肝癌不同于肝炎或肝硬化,肝癌是一种局限性病变,即使是弥漫性肝癌。
只要有一部分肝细胞正常(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部分肝细胞可代替全部肝细胞的功能),肝功能检测结果仍然可以是正常的。
那么,肝癌要如何预防呢?做这好5件事!
1.肝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a.五年以上的乙肝、丙肝患者及相应病毒携带者;
b.患有肝病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c.慢性肝炎患者、长期喝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饮用重金属含量超标水的人群;
d.肝区出现不适、疼痛等症状,曾经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的人群;
2.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除了可以预防乙肝、原-发性肝癌外,还能预防因乙肝引发的肝硬化与其并发症。
3.不吃发霉食物
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因此,要妥善存放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食物一旦发霉应立即扔掉,尤其是黄豆、花生、红薯、甘蔗等。
4.戒酒或不过量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不仅会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久而久之,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
5.控制体重,减脂
过量摄入脂肪,就会储存到肝脏,最终形成脂肪肝。脂肪对肝细胞有毒性,可进一步演变成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
肝癌有哪些表现?
早期隐匿症状
早期出现上腹部隐痛或不适、腹胀、食欲减退、发热、乏力等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需及时就医!
典型症状
1
腹痛、腹胀
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加重。
2
消化道症状
常表现为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或腹泻。
3
皮肤瘙痒
最严重的部位表现在前胸及背部,有时会在肢体的末端出现瘙痒。
4
体重下降
肝癌患者体内肿瘤组织坏死后会释放有毒物质,进一步增加肝脏负担,出现饭后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或体重减轻。
5
黄疸
如果发生胆道梗阻或者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眼白发黄等黄疸症状。
如何确诊肝癌?
主要包括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甲胎蛋白检测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广泛用于肝癌普查、诊断、治疗以及复发诊断中,AFPng/ml为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
影像学检查
B超
可以早期、敏感地检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
CT
能明显显示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对判断肿瘤能否切除、预计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MRI
对≤1.0cm肝癌的检出率准确性较高。MRI还有助于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判断肝癌是否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PET-CT
PET-C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该项检查可全面评价肿瘤的定位转移情况,准确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肝穿刺活检
在超声或CT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癌的最可靠方法,但属创伤性检查,偶有出血或针道转移的风险,在上述检查未能确诊的情况下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