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与AFU的临床应用

腺苷脱氨酶(ADA)简介

ADA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腺苷脱氨酶(EC:3.5.4.4adenosinedeaminase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

临床应用

一、肝脏疾病方面应用:

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

用于判断急性肝损伤及残留病变

急性肝炎(AH)时ALT几乎明显升高,ADA仅轻、中度升高,且阳性率明显低于AST和ALT。因此ADA在诊断急性肝损伤时有一定价值,但并不优于ALT。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而ADA明显升高。AH后期,ADA长高率高于ALT,其恢复正常时间也较后者为迟,并与组织学恢复一致。因此,ADA较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损伤,并有助于探测AH的残留病变和肝脏病进展。ALT恢复正常而ADA持续升高者,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

协助诊断慢性肝病

在反映慢性肝损伤时ADA较ALT为优。慢性肝炎(C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升高。其阳性率达85%~90%,而肝硬化时ALT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故ADA活性测定可作为慢性肝病的筛选指标。失代偿期肝硬化ADA活性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因而可判断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CAH)A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故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有助于肝纤维的诊断

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明显高于急性黄疸型肝炎、CPH、CAH、PHC、阻塞性黄疸及对照组,CAH者也明显高于CPH者及对照组,表明ADA活性差异关键在于肝纤维化程度,而与肝细胞损害关系不大。蔡卫民等用肝硬化的肝组织切片标本,作肝纤维化程度的分级评分观察,发现积分均值≤1.5者ADA阳性率(38.46%)显著低于>1.5者(86.96%),证实ADA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ADA活性逐渐增加,即肝硬化>CAH>CPH。

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有人对28例肝细胞性黄疸和19例阻塞性黄疸患者ADA和GGT活性进行比较,发现ADA鉴别意义最大,而其他酶在两种黄疸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另有文献报道,阻塞性黄疸血清ADA活性及阳性率(16.7%),均明显低于肝细胞性黄疸(57.3%)及肝硬化伴黄疸者(80.9%),且重叠较小,尤其与GGT、ALP和5’-NT同时测定,如三项指标均增高,而ADA正常则更支持阻塞性黄疸的诊断。

二、其他方面应用

阿米巴肝脓肿(ALA)ADA活性明显减少。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年Giblett等首先报道ADA活性缺乏与SCID有关,这一发现曾引起临床和基础免疫学的很大重视。ADA作为核酸代谢重要的酶类,其缺乏可导致核酸代谢障碍,影响到胸腺的发育,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国内外资料表明,SCID的传递者细胞内AD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SCID患者该酶活性更低,甚至不及正常人的10%,患儿羊水细胞内ADA活性可能低至正常胎儿的1%以下。因此,胎儿羊水中纤维细胞ADA活性能有效地对SCID婴儿进行产前诊断。

血液病

Valentine等报道慢性溶血患者红细胞ADA活性显著升高,为正常人的45~70倍。由于腺苷的过度消耗,使ATP生成减少,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而出现贫血症状。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A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其酶活性高于溶贫及获得性再障。因此,红细胞内ADA活性可能成为诊断先天性再障的唯一指标。

肿瘤

肿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ADA活性均升高,但前者阳性率仅为15%~40%。肺癌和结肠癌组织中ADA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肺和结肠组织。

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年Piras首先提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ADA明显升高,并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Coovadia和Ribera等报道结脑患者CSF-ADA增高的阳性率为73%~99.4%。王北宁等报告64例结脑和非结脑CSF-ADA值分别为18.24±2.36U/L和1.43±0.21U/L,以>1.85U/L(非结脑X+2SD)为结脑的诊断标准,其阳性率为90.6%,非结脑则全部阴性。还发现结脑发病初1个月内明显升高,治疗3个月后则明显下降,治愈者可恢复正常。罗蔚锋等发现结脑患者CSF-A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病脑组。以8U/L为阳性界限值,病脑组和对照组均%阴性,结脑组阳性率91%,特异性为%,其含量变化与结脑患者抗痨治疗及病程发展有一定关系。因此,CSF-ADA测定可作为早期结脑诊断、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常规检查项目。

Mishra等报道结核性脑膜炎组CSF-ADA活性明显高于细菌性脑膜炎组、脑炎组和对照组,以ADA活性>5U/L为临界值,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分别为89%和92%。结核性脑膜炎CSF-ADA水平与CSF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数、蛋白浓度显著相关。认为CSF-ADA活性可作为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鉴别的简便快速和有用的诊断指标。

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鉴别结核性和非结核性胸腹腔积液是临床病因诊断的一个常见难题,年Piras等报告结核性胸水中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提出胸水ADA活性可用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费晓峰等对72例不同胸水ADA活性测定,以40U/L为界,结核性均超过此值,恶性者97.9%低于此值,小于35U/L者占93.2%,故作者认为胸水ADA大于40U/L提示结核性,小于35U/L提示恶性或非结核性。

二、α-L-岩藻糖苷酶(AFU)简介

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年法国学者Deugnier等研究发现,AFU在诊断肝细胞癌中敏感性好,阳性率高,是AFP阳性率的三倍以上,对AFP阴性病例及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极大,是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有用指标。并被众多研究所证实。AFU主要参与含岩藻糖基的各种糖脂、糖蛋白、粘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

临床意义

1.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为64%-84%,特异性达90%左右。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进行AFU、AFP检测,发现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后肝癌患者AFU、AFP均增高,以AFPng/mL为诊断肝癌的临界值,其假阳性率为43%,AFUnmol/(ml.h)为临界值,其敏感度为84%,特异性为94%。因此,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内对24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血清AFU和AFP相关研究,发现AFU诊断敏感必为87%,特异性为78%,而AFP则分别为65%和89%(诊断界限为,20ug/L)。提示AFU诊断的敏感性好,而特异性较AFP低。血清中AFU活性和阳性率与肝癌直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小肝癌组血清AFU阳性率70.8%显著高于AFP(37.5%)。AFP阴性和AFP升高而不足以诊断原发性肝癌者,其血清AFU的阳性率达80.8%。肝组织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血清AFU的阳性率为AFP阳性率的3倍以上。

在肝硬化患者中检测AFU,如其活性增加,对发现一些较小的肿瘤更具有价值,此时AFP不能对较小的肿瘤做出诊断。因此,应用和推广AFU作为原发性肝癌新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AFP阴性和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更大。因与AFP无明显相关可互初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2.妊娠与卵巢肿瘤:研究表明,随妊娠周数增加血浆AFU递增,在自然分娩或人工终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天降到正常。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且与疾病分期、肿瘤负荷、组织学分型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良恶性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其它:岩藻糖苷酶贮积患者由于先天性组织器官和体液中AFU缺乏或活力降低,导致糖蛋白或糖脂代谢紊乱。胃癌患者血清AFU升高,急性胰腺炎不升高,囊性纤维变性伴发胰腺炎时则下降,进行性锥体营养不良血清AFU活性下降。

AFU体酸性水解酶

在多糖物质的分解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和血液中,肝肾组织含量较高,其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在复合糖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糖基的糖脂、糖蛋白、粘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AFU在正常情况下为细胞新陈代谢的少量产物,不断释放到血液中,除孕妇外,正常人血清含量稳定在一个低水平范围内。以往检测岩藻糖苷酶活性主要用于岩藻糖苷贮积病的诊断,近年来文献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AFU活性显著升高,这可能与肝癌细胞中岩藻糖苷的移换增加有关,从本文测试52例PHC患者血清AFU结果与肝硬化病人aL岩藻糖苷酶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有助于PHC与肝硬化鉴别诊断。

赞赏

长按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gyh.com/ghgr/26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