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将了解以下内容:
视黄醇是什么
视黄醇水平如何判断肝硬化
甲胎蛋白(AFP)是目前普遍的HCC筛查和HCC预后检测工具,可用于预测肿瘤复发和患者存活时长。但主要的缺点是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患者一般被确诊为肝细胞癌(HCC)时已是晚期,加上HCC预后指标较少,导致超过三分之二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治疗,进而导致肝细胞癌(HCC)患者存活率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对HCC诊断和预后进行预测,急需开发出新的HCC生物标志物候选物。最近一项肝组织和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视黄醇代谢物可指导HCC患者治疗和预后,具有相当大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在此项研究中,对名受试者样本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名患者肝组织和名患者血清标本。
研究者们通过对肝组织和血清中的代谢物进行了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筛查鉴定了一系列可用于HCC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候选物,以辨认肝硬化或HCC。研究筛查了种能区分HCC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代谢物。研究结果发现,视黄醇在众多代谢物中最具代表性。
类视黄醇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如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和减少炎症反应等。视黄醇缺乏可导致病理性疾病,如免疫缺陷和夜盲症等。但是,视黄醇水平升高又会导致暂时性颅内压升高和皮肤病等。因此,人体中类视黄醇水平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必需的,而视黄醇水平失衡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发生。据报道,视黄醇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发生风险相关,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肠道癌症等。
已有研究证明,视黄醇含量相对较高的患者其乳腺癌发生率较低,视黄醇含量相对较低的乳腺癌患者其存活率较低。由于大多数视黄醇储存在肝脏中,视黄醇的含量对于HCC发展的影响可能大于其他类型癌症。
在此项研究中发现,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进而演变为HCC过程中,组织和血清中的视黄醇和视黄醛的水平也依次随着从Edmondson等级I级降至IV级。
视黄醇作为HCC生物标志物具有很高的诊断潜能,具有90%的特异性,可用于区分HCC患者与健康个体,并且与患者手术后的总体存活率密切相关。研究中明显观察到HCC患者肝脏中类视黄醇储存水平显著降低,视黄醇代谢与HCC进展密切相关。相对于AFP,视黄醇和视黄醛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作为HCC患者存活时长的预后指标。
视黄醇和视黄醛水平不仅可用于区分肝硬化,也可以用于区分HCC和肝硬化。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认其为HCC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显示低水平的视黄醇和视黄醛与患者存活时间减少密切相关。因此,视黄醇代谢物在预测HCC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有望应用于临床诊断,预后和化疗。
参考文献:Tissueandserummetabolomicphenotypingfordiagnosisandprognosi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
扫码入群,和全国战友谈天说地,还有医学生为你定期解读检查单。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Vili未你
更多肝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