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当前,我国约有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肝硬化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占77%。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展为失代偿期的年发生率为3%~5%,而一旦进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4%~35%。因此,对于HBV患者而言,如何有效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变得尤为迫切。
研究显示,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ETV)治疗后,仍有20%~37.9%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出现LLV(HBVDNA持续或间歇大于检测下限[20IU/mL]但2,IU/mL)。对于此类患者,如何优化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一项中国真实世界前瞻性研究显示,ETV治疗方案应答不佳换药为TAF,患者24周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达76%,显著高于继续ETV治疗的8%。而且,这样的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另有多项回顾性研究、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也证实了TAF对LLV的疗效。
3月30日19:00,“高敏解码抗乙有道”肝病诊疗云学院精彩继续!医院陈燕清教授、医院杨晴教授、医院袁静教授将齐聚直播间,就LLV的危害及TAF在转换治疗中的优势进行详细剖析,精彩邀请您一同见证!
*本次会议仅限肝胆相照注册医生观看,请提前扫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