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阿姨今年50岁,去年她的老伴因为患上了肝癌去世了,她沉浸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幸运的是,她的儿女一直在关心她、陪伴她,努力帮助她走出痛苦。
慢慢的,孙阿姨的情绪稳定了许多,也会出去和自己的老伙伴们聊聊天、散散步了。然而,孙阿姨从这些朋友的嘴里了解到,癌症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
她害怕极了,老伴已经走了,这个病要是还传到孩子们的身上,还让她怎么活啊,她第一次如此痛恨癌症,但是她没有任何办法。回到家,孙阿姨医院。
这下她的孩子们蒙了,怎么妈妈走之前还好好的,回来就医院呢?孙阿姨声泪俱下地告诉儿女们,自己和老伴对不起他们,让他们也患上了癌症。
孩子们哭笑不得,告诉她,他们在老父亲去世后,也考虑到癌症基因的遗传性,一直在坚持癌症筛查,他们并没有生病,就算生病了,也会第一时间发现,把癌症消灭在萌芽中。孙阿姨将信将疑,这个什么癌症筛查到底是什么?真的这么有用吗?
癌症筛查,预防癌症的新方法
其实,癌症筛查就是为了更早地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所做的一系列检查,让我们能够在面对癌症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增加病人的生存率。
目前,因为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等原因,癌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长。据年我国癌症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恶性肿瘤的确诊人数约为万人,可以说,平均每分钟就有7.5人被确诊。癌症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为了帮助我们抵御癌症的侵袭,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癌症筛查是预防癌症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很多癌症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我们忽略了癌症的治疗,等到发现已经患上疾病时,癌症已经进展到中晚期,病人的生存期甚至只剩下几个月。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患者能够在癌症早期就及时发现,给予干预和治疗,他们的5年生存率能显著提高。
比如甲状腺癌,如果可以提前发现,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至98%。可以说,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癌症的身影,我们的健康就有更大的可能免遭癌症的困扰。
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在癌症早期和中晚期,我们使用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都是不一样的。癌症早期我们大部分只需要采取手术切除和药物,中晚期可能需要加入放化疗或其他治疗手段,相比早期来说,治疗费用也会直线上升,患者的经济负担会明显加重,很多人甚至会因此放弃治疗。
另外,我们给予肿瘤细胞生长的时间越长,它们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切除后复发的概率越高,他们的扩散可能性也会更大。癌症最可怕的就是复发和扩散,一旦肿瘤细胞扩散至全身,我们基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能够继续遏制他们的生长,患者的生存希望渺茫。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越早地发现癌症,我们在生存率、经济负担、复发和扩散率上的压力就能得到明显的减轻,而癌症筛查正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有了癌症筛查,我们在面对癌症时就能够更加地从容不迫,为我们的生命争取更多的生存可能性。
因为癌症筛查可以很好地抵御癌症,近些年也掀起了一股癌症筛查风,大家都跑去要求做癌症筛查。却不知道,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但是不要随便的进行癌症筛查,盲目的癌症筛查依旧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坏处。
癌症筛查,盲目最可怕
我想,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之前我们说了那么多癌症筛查的好处,怎么又告诉大家不要随便做癌症筛查呢?
其实,早在年,我国的韩启德院士就曾经提出过这个观点,进行癌症筛查,实际上并不能改变人们是否患癌这个结果,只能帮助我们更早的发现身体是否有癌症细胞的出现,让身体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如果盲目地坚持癌症筛查,可能会导致过度医疗的出现。
对于一些非癌症高危人群来说,癌症筛查不能够为患者提供太多的诊疗价值。这些人本身患癌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如果也坚持癌症筛查,只会增加医疗资源的耗费,也会浪费自己的金钱,性价比非常低。
而且,我们在做相关的检查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药物,接受一些射线。对于非高危人群来说,如果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癌筛,所做检查的数量也会非常多,这样做,不仅没有筛查出癌症,检查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射线还会使他们的身体产生不适,甚至增加一些患病风险。
比如说,频繁的CT检查会使身体接收过量的射线,很有可能出现白细胞数量降低,眩晕、恶心等问题。
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检查是仪器进行的,但是仪器也有出错的可能,不能保证检查结果百分百的准确,都会有一定的误差存在,癌症筛查也是如此。
检查结果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假阳性会让患者误以为自己患了癌症,增加心理负担,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假阴性也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导致癌症持续发展。
可见癌症筛查对于我们来说,有利有弊,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癌症筛查,盲目进行癌症筛查并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太多的益处,高危人群更适合做癌症筛查。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群才是高危人群呢?
高危人群,这些检查更有效!
在我国,肺癌一直是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牢牢地占据癌症排行榜的第一名,但是早期肺癌也是可以通过检查发现的。
如果我们存在吸烟、被动吸烟、患有COPD疾病、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一年以上)或具有肺癌家族史以上任意一条高危因素时,都可以确定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建议这些人在40岁以后采取低剂量螺旋CT的方式,每年1次,排查是否患上肺癌。
另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癌症——胃癌,它的高危因素包括:地域因素(胃癌高发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存在胃部疾病、父母子女等亲人患过胃癌或饮食习惯不健康,如有以上任意一条因素,都可以判断为胃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这些人,可以使用胃镜进行筛查,年龄与肺癌高危人群一样,40岁以后进行检查,每年1次。
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没有那么高,但是它的死亡率可以排在第2位。因此,我们对于肝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