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病毒复制快、传染性强而且乙肝病毒是一种嗜肝性病毒,如果不及时治疗,长久的病毒损害很容易从乙肝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所以发现了乙肝要及早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都会陷入几个误区,快看看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肝脏是一个“哑巴”器官,乙肝发病后,一般在早期不会感觉有什么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很多症状才慢慢表现出来,所以,乙肝患者千万别仅凭有没有症状来判断疾病是否需要治疗。
误区二:不抗病毒只服用保肝药物
只注意保肝护肝,而不注意抗病毒,这样很容易导致疾病的恶化。因为肝炎治疗的关键是体内的肝炎病毒,只有消除体内的肝炎病毒,病情才会有所好转。如果只保肝而不顾体内病毒一直存在,这样会致使肝脏功能恶化,使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机率大大增加
误区三、肝功能正常就可以不管了
肝功能化验正常,也不能说明肝脏就完全没有问题,也可能有慢性炎症反应,或已肝纤维化早期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如腹部肝胆的彩超检查,化验病毒性肝炎的一些病原学指标如乙肝五项等,并且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最好3—6个月复查一次。
误区四:指标正常立即停药
这是很多乙肝患者都会犯的错误,很多患者抗病毒治疗,一旦发现指标好转后就立即停药,结果很容易复发或是病情加重。抗病毒治疗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停药,切不可盲目自行停药,以免病毒反弹。
以上四个误区乙肝患者尽量避开,这样治疗才会事半功倍,从而快速远离“肝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