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小心肝儿

 7.28是每年的世界肝炎日,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肩负着糖代谢、药物代谢、胆汁分泌等一系列重任。但是病毒、酒精、高脂饮食、药物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肝脏炎症,并可能继发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病症,可得小心着点儿肝啦。

肝炎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病毒性肝炎因其特殊传染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篇主要回答一些大家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疑问,在本系列的下篇中会着重讨论中西医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案~

我国病毒性肝炎的疫情现状?

肝炎有哪些主要症状?如何判定是不是得了肝炎?

肝炎会不会传染?共用餐具会不会感染乙肝?

病毒性肝炎会不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乙肝的大三阳、小三阳、两对半都是个啥?

乙肝病毒携带会不会传染?要不要治疗?

丙型肝炎有哪些分型?有啥区别?

我国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疫情发展如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数据

?甲肝: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的1.55/10万

?乙肝:随着疫苗推广,新发感染人数下降,母婴传播几乎被阻断

?丙肝:患者大幅增长,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千呼万唤始出来

?丁肝:不完全病毒,必须依赖乙肝传播,预防乙肝才可预防丁肝

?戊肝:我国研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现疫情稳定。

目前我国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较为稳定,但乙肝及丙肝的患病人数较多。据保守估计,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丙肝病毒感染者万。

我国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还需时日,但由于乙肝疫苗的推广,新增感染人数大幅下降。丙肝作为隐形杀手,前期症状通常较轻,直至疾病晚期才被发现,过去常被忽略,近十年来患病人数大幅增长,也尚未研发出有效的预防疫苗,还需各界共同努力。

病毒肝炎有哪些主要症状?如何确诊?

出现如上图症状时,医院进行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结合流行病学、症状、体征、肝功能(黄疸、胆红素、血清转氨酶、胆固醇)等常规综合分析后,各型病毒性肝炎要根据抗原,抗体测定来确诊。必要时可作肝穿刺病理检查。

肝炎会不会传染?共用餐具会不会感染乙肝?

先跟着小编一图看懂肝炎的分类、传播途径及疫苗研制情况。

肝炎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只有病毒性肝炎才会传染,且不同分型的传染途径各异。

如甲肝及戊肝主要通过口-粪途径传播,不洁净的水、食物确实可能造成这类病毒感染。

而乙肝、丙肝、丁肝主要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染。

与乙肝病人共用餐具几乎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但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却有可能被感染。同时,母婴传播和未保护的性行为也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做好日常保护措施的同时,接种疫苗也是重要且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目前,甲肝、乙肝和戊肝都有疫苗,尤其是国家大力推进的乙肝疫苗接种,使新增患病人群大幅减少。

病毒性肝炎会不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肝脏疾病,并继发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承包了96%的肝炎致死率。

据估算,约15-25%的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60-70%的丙肝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病,死亡率1-5%。

慢性肝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肝脏的炎症、坏死,及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应当结合影像学等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发展为不可逆的肝硬化。

肝纤维化可能逐渐形成结节,导致肝小叶结果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硬化,发展为肝硬化,并可能进一步形成腺瘤型增生,发展为早期肝癌。

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都是个啥?

图中的三对抗原-抗体即为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大三阳与小三阳均为三项指标阳性,差别在与HBeAg及HBeAb的不同。

大三阳提示病毒复制活跃,若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分为两种情况,70%的情况下,表示病毒基本停止复制,若同时乙肝病毒DNA阴性,则认为基本不具有传染性。

另外30%的情况为e抗原阴性的小三阳,为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病毒复制时不产生e抗原,只产生e抗体,因此常备忽略,但病情仍在进展,且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易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

因此小三阳患者最好同时检测乙肝病毒DNA,以便确定具体情况。

乙肝病毒携带会不会传染?要不要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肝功能正常,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乙肝病毒载量很高,HBeAg阳性,具有一定传染性。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体内病毒已被清除,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正常,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者HBeAb阳性,乙肝病毒DNA阴性,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

如果肝功能和B超、穿刺检查都没有明显异常,且病毒DNA阴性,一般可以不需治疗。

但是应当每3~6个月进行生化学、病毒学、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治疗。

丙肝有哪些分型?

丙肝素有隐形杀手之称,发病症状隐匿,且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大多在疾病晚期才被发现,造成治疗困难。

丙行肝炎病毒为RNA病毒,主要分为6个基因型,并细分数个亚型,一般通过基因测序等分子学诊断技术检测判断。肝炎病毒的分型对疾病爆发时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断、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及疫苗研制关系重大。

基因分型是重要的流行学标志,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学肝炎防控)结果显示中国汉族丙肝患者以丙肝病毒基因1型为主(58.2%),其中基因1a型为1.4%,基因1b型为56.8%,其余以2a分型居多,6型主要见于香港和澳门地区。但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

不同基因分型的患者对目前的常用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应答效果也不同,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小编将在本系列的下篇中加以介绍~

预告

在本系列的下篇中,小编将着重介绍关于中西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概况,如: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治疗方案?

一线推荐药物是哪些?

肝炎有哪些中医分型?

中医药保肝护肝有哪些研究?

……

未完待续,敬请







































白癜风能治了吗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gyh.com/ghjc/31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