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细菌感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伴有细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病死率是无细菌感染患者的4倍。肝硬化患者中,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尿路感染、肺炎、菌血症、软组织感染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不同的致病菌可引起同一种细菌感染;相反,不同类型细菌感染也可由同一种致病菌所引起。

肝硬化并发感染的主要机制包括:

(1)全身免疫力下降:单核吞噬系统功能减退,白蛋白降低,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减少;

(2)肝脏免疫功能下降:Kupffer细胞减少、功能减退,肠道细菌或毒素在门静脉高压情况下不能完全经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

(3)胃肠道屏障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减退:门静脉高压胃肠病变,天然免疫屏障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加重胃肠道缺血,肠道菌群失调,肠内细菌易位至腹腔;

(4)有创操作:腹腔穿刺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癌介入治疗和肝移植等;

(5)院内感染:需长期或反复住院,暴露于细菌环境的时间长、次数多。一旦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抗菌药物必不可少。本文旨在综述抗菌药物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主要适应证以及耐药情况。

1抗菌药物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主要适应证

SBP的治疗

SBP的一级预防

SBP的二级预防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2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肝硬化患者中,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近年来,多药耐药(MDR)率也大幅增加。Fernández等研究发现,18%的院内细菌感染为MDR;MDR细菌引起的感染可显著增加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率(26%vs10%,P<0.)和病死率(25%vs12%,P=0.)。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常可见到细菌对其耐药的现象。近30%被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影响了SBP的防治效果。MDR高危患者可考虑碳青霉烯类单药或协同糖肽类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初始治疗方案。此外,抗菌药物也具有肝毒性,并对血液系统、心脏、胃肠道和泌尿道以及其他系统均有负面影响。因此,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3总结

抗菌药物适用于肝硬化患者SBP的防治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规范、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有效的避免细菌耐药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本文节选自

韩丹,祁兴顺,郭晓钟.抗菌药物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33(3):-.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本文PDF,欢迎前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liang.com.com/ghys/12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