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营养状况评估及中药治疗时机

肝硬化的营养状况评估及中药治疗时机

营养不良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只要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营养不良必定存在。多种因素促进营养不良的发生,最常见进食减少、吸收不良,还包括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一)营养状况评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判断是否具有营养不良。

1,大体数据评估。体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体重的变化并不总是可靠的,因其受到腹水、水肿的影响较大,当腹水、水肿增加时,掩盖了细胞内物质流失的真相,当使用利尿剂时,又造成体重下降的表象。肝为罢极之本,肝藏血、主筋,肝病者肌肉无力,体力下降显著。可以通过测量上臂围、估测握力评估肌肉状况,方便患者自行对比观察。肝在色为青,肤色发黄、发青,晦暗枯槁,为脏腑精气衰败之象。肝其华在爪,因此观察肤色、指甲也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

2,实验室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骨密度等。能够较为客观区分营养素缺乏的类型,便于针对性的补充治疗。

3,饮食习惯监测。记录自己过去24小时的饮食量及成分,医生可由此计算热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估测是否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进而针对性的给予饮食指导。

(二)中药治疗时机。

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营养不良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肝硬化大体可分为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肝络血瘀证。不论哪个证型,疏肝理气、清热化湿、健脾运胃等治法对于改善肝硬化营养不良具有确切的疗效。

肝硬化的病情从轻至重,大体符合从气分到血分的深入过程,其中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完全处于气分层次,营养不良状态也较易通过治疗来纠正,是服用中药时疗效较为显著的证型。湿热内蕴证的特点是邪气较盛,假如脏腑精气尚未衰败,治疗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肝络血瘀证往往脏腑精气衰败,营养不良程度较重,需中西医综合治疗。

图文:LL

排版:GJ

审核:TYZ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yinghuaagyh.com/ghys/15492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