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将了解以下内容:
肝硬化在B超上的表现
B超结果的可靠性争议
我们经常提到乙肝患者要做定期检查来监控病情进展,而腹部B超就是是乙肝战友们常做的一项检查。相信许多很多乙肝患者都在检查报告中看到过类似的描述:肝回声不均、回声增强、边缘不平等等。
这些描述无疑都提示你的肝脏有一定程度的异常,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经常有乙肝患者拿着超声检查单忧心忡忡地问我们,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那个描述严重吗,我这个B超单子是在说我可能会出现肝硬化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肝脏病情,我们今天来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肝硬化在B超上的表现
肝外形的变化
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小结节状,合并肝腹水时更清晰
肝脏位置变化
肝右叶上、下径变短,肝左叶代偿肥大,致右侧腋前线较正常位置抬高
肝边缘变化
肝包膜增厚,失去光滑的纤维亮线,回声增强,厚薄不均,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
肝实质变化
回声致密,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部分可有低回声结节
肝血管变化
门静脉内径>1.4cm
但是!可千万不要在你的B超单子中看到了一项两项上述名词,就觉得自己人生无望了。就算具备了上述特征,也并不代表你就有了肝硬化!
如何诊断肝硬化?
肝硬化的诊断是包含多方面的指标。肝硬化临床诊断的必备条件包括:
①组织学或临床表现提示存在肝硬化;
②病因学明确HBV感染。还要排除其他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如HCV感染、乙醇、药物等。
其中,组织学当然是指肝穿刺获得的病理金指标,但由于操作的有创性和复杂性,并不是人人都能进行的检查,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早期的肝硬化症状并不特异,临床上常根据有无主要并发症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为更准确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判断死亡风险,可按5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
肝硬化的分期
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
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和腹水;
3期:有腹水,伴或不伴静脉曲张,无出血;
4期:有出血,伴或不伴腹水;
5期:脓毒血症。
1~2期为代偿期肝硬化,3~5期为失代偿期肝硬化。1、2、3、4、5期对应的每年病死率分别为1%、3%~4%、20%、50%、60%。并发症的出现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所以出现肝硬化的患者要非常小心腹水、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并发症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治疗或控制。
B超结果看肝硬化太过片面
综上所述,肝硬化并不是仅仅通过B超就能诊断的。如果一位乙肝患者在没有其他化验指标异常的情况下,拿着一张仅仅描述了“回声增粗”的B超单子来作为自己肝硬化的依据,那么显然,这是过度担心了。
而且,超声检查是非常具有专业性和差异性的事情,我们建议乙肝患者拿到自己的B超检验单之后,第一先看超声医生在单子下方的初步诊断描述,第二就要拜访专业的肝病医生来明确自己的病情进展。
乙肝患者自己多学习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要清除术业有专攻,还是不要自己擅自判断病情,避免低估肝病进展、或“自己吓自己”的情况发生。
扫码入群,和全国战友谈天说地,还有医学生为你定期解读检查单。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Vili未你
更多肝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