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花生,开心果,很多人喜欢。在吃的过程当中,总是会碰到有一颗苦的,或者炒焦了的。这个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就是直接吐掉,但是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及时的漱口,否则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尤其是花生瓜子一旦发霉,里边就容易存在黄曲霉毒素,可是一种致癌很强的物质,进入人体之后很容易导致肝癌风险增加。
01发霉的花生,误食了一口,真的会得肝癌吗?告诉你真相
很多人只知道霉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癌症,所以对于这一类的食物,人们都是避而远之,但是生活当中总会出现误食的情况,真的就会导致癌症吗?
比如我们平时所吃的花生,一不小心就吃了一颗发霉的,并且及时的吐了出来,一般不会导致癌症,霉变的食物虽然存在这样的风险,但是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只有长期摄入霉变的食物,才可能会增加人体出现肝癌的风险,所以不需要太过担心,人体是有自我保护和代谢能力的。
黄曲霉素是一级致癌物质,主要在霉变的食物中存在,尤其是霉变的花生中含量较高,因为花生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高,容易在储存的过程中发生霉变而产生黄曲霉素。只有摄入一毫克才可以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可能会致命。
如果只是一味地抛开剂量谈毒性,的确不太科学。与其担心这些,不如做好肝病的治疗与预防。
02肝癌演变四步曲: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给新生儿注射免费乙肝疫苗,中国也早已经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而且年轻一代当中,乙肝感染的患者明显数量减少,虽然中老年人群当中还有一大部分慢性的乙肝患者,他们得到科学的治疗,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之所以现在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因为很多人忽视了这一部分治疗,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比如病毒性肝炎家族还有甲、丙、丁、戊等其他类型的肝炎,它们都是传染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也可能像乙肝一样演变。
很多人总觉得在检查的过程当中,乙肝没有肝炎,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乙肝,可能有丙肝、丁肝等其他类型的肝炎。
03如何保存食物,预防黄曲霉素?
1、尽量吃新鲜的食物,减少囤积
生活当中一定要尽量避免黄曲霉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根源上切断,建议日常生活当中尽量不要大量的囤积一些食物,选择一些新鲜的,防止食物发生霉变而产生黄曲霉素。
2、购买时注意食物品质和包装
平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包装袋,看一看是不是完整的,是不是清洁的,发现已经破损了,最好不要购买,同时要注意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贮存需注意
每一种食物对储存的环境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黄曲霉素容易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中产生,所以食物在买回来后,最好贮存在通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偶尔吃到一点发霉的食物,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如果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一般问题不大。如果实在不放心,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夏方养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