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那么多年的搭档和老友,现时我还无法接受。”
——周星驰
“达叔走了……”
2月27日,知名喜剧演员吴孟达病逝,让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很多网友陷入悲痛之中。
早在2月21日,有港媒称吴孟达在2月20日重病入院,后被安排在肿瘤科留医。吴孟达好友田启文在受访中称,吴孟达是在去年年底发现自己患上肝癌的,当时癌细胞已经扩散。也就是说,从发现肝癌到去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图片来源:微博)
而就在2月3日,年仅43岁的知名音乐人、演员赵英俊,也同样因患肝癌病逝,其发现时也已是肝癌晚期。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一个月内,两位演员皆因它而离世,让“肝癌”连续登上热搜!大家在悲伤、嘘唏之余,不禁也会问: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晚期
?如果肝移植,是否还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得了肝癌,还有救吗
?肝癌,可以预防吗
……
68岁发现肝癌
发现时癌细胞已扩散
据媒体报道,早于年,吴孟达就因工作过劳使身体变差,一度染病以致心脏衰竭,需要紧急入院。
2月22日吴孟达好友田启文透露其病情,“吴孟达在农历新年之前发现患上了肝癌,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近日他完成了手术,进入化疗阶段,人虚弱得连话都说不了。”
又是一位因肝癌而倒下的明星,本月初歌手赵英俊去世的新闻大家还记忆犹新,为何那么多肝癌患者总是一发现就是晚期,生命进入“倒计时”?
肝脏除了表面的包膜,并没有痛觉神经的,所以肝癌的早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肝痛、黄疸等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
此前有专家曾介绍:
●我国肝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男性为第二位,女性为第三位。
●我国肝癌「死亡率」居第二位(肺癌第一)。
●中国高发,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在中国。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肝癌在我国更为常见,其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快。
“为什么肝癌的死亡率高,
治疗效果不好?”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身体的什么信号我们需要警惕?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肝脏疾病其实没有特异性症状。”李波教授强调,但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以下临床症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肝区疼痛:多为钝痛、胀痛。
●肝肿大:是肝癌最常见的体征,占95%。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食量减少、腹胀、贫血、黄疸、腹水、恶病质等。
“为什么肝癌的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好?因为肝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现在可以说80%的患者,发现时都已经是中晚期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早发现,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肝癌的高危因素:
遗传、肝炎感染和黄曲霉素
“我曾经在门诊上见到过一家五个兄弟,全部得肝癌。最小的30岁,最大的50岁,其中三个已经去世,一个病危。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他们还都有乙肝感染。”
如果又有乙肝感染,又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发生肝癌了。
01、肝炎病毒感染:乙肝、丙肝
中国肝癌患者——95%有乙肝感染背景,10%有丙肝感染背景,部分有乙肝+丙肝感染。
专家介绍:“一般我们常说肝癌三部曲,也就是——病毒性肝炎(乙、丙肝)→肝硬化→肝癌。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肝癌都会照此发展,有些患者甚至没有经历肝硬化这一步,就直接到肝癌了。”
02、黄曲霉素
常见于霉变花生、玉米等。流行病学调查,食物污染与肝癌发病关系密切。
“以上这两点是最为常见的原因,除此之外,饮水污染、酒精损害、脂肪肝、遗传因素等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
肝癌高危人群:
●乙肝、丙肝患者是易患肝癌的高危人群
●乙肝病毒携带者易患危险高倍
●乙肝、丙肝肝硬化危险性更高
●平均发病年龄60岁
●酒精增加慢性乙肝、丙肝患肝癌的危险
远离肝癌就1招——
筛查!筛查!筛查!
早发现早诊治效果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那么到底怎么筛查呢?这份「肝癌早期筛查攻略」,赶紧收好!
“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筛查,而且我们还要将肝癌高危人群再进行超高危和高危人群的划分。”这两种人群的筛查方法是不同的。
超高危人群:
●乙肝相关的肝硬化
●丙肝相关的肝硬化
筛查建议:
每3—4个月,查超声、AFP(甲胎蛋白)
每6—12个月,查CT或MRI(磁共振成像)
高危人群:
●慢性乙肝
●慢性丙肝
●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非乙肝、非丙肝)
筛查建议:
每6个月,查超声、AFP(甲胎蛋白)
普通人群筛查建议:
坚持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
“门诊上经常会有患者问我,肝功能查了没问题,为啥会得肝癌呢?”
因为肝功能和肝癌之间并不是绝对的。肝功能差,即使没有肝癌,也能致死;而有些肝癌患者到去世,肝功能都是好的。
因此,专家强调:肝癌筛查一定是要做影像学检查,抽血查肝功能是查不到肝癌的。
最后,
谢谢达叔曾带给我们快乐
一路走好!
·END·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ctv9美好生活小兔子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
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