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e学堂-学堂e问
QA
第三十六期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Q1
赵鑫老师:请问蒋斐教授:弹性成像在原发性胰腺癌与转移性胰腺癌中有什么不同的成像表现吗?
蒋斐教授:您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可能原发性胰腺癌看到的很多,转移性胰腺癌不多,我临床工作中看到过一个肾透明细胞癌转移到胰腺的病例,还有肺小细胞癌转移较多。我觉得要区分胰腺病灶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的,其实弹性成像可以往后放放,从超声内镜上就有很好的鉴别,原发性胰腺导管细胞癌,边界通常描述成是蟹爪样,张牙舞爪的,回声不均。转移性胰腺癌的边界是较清楚的,内部回声相对均匀,我觉得要是从弹性成像方面来区分是比较难的,二者都是呈深蓝色改变,目前也没有相关文献报道二者弹性成像的区别。所以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就可以看一看。
Q2
公宇老师:请教蒋斐教授:您能否详细介绍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对直肠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具体方法,以及它和白光内镜下通过充吸气判断病变浸润深度方法有何异同,谢谢!
蒋斐教授:超声弹性成像对直肠癌的诊治最主要的优势是肿瘤的分期。您提问所展示的幻灯是一篇年发表的文献,它采用的是现在比较新的技术横波测量法。文献至指出通过横波测量法会得出一个SMV值,SMV是超声内镜的定量分析值。SMV值与肿瘤的T分期密切相关,例如它能够区分肿瘤的T1、T2、T3、T4,随着肿瘤的分期增进,SMV值是越来越高的。对于肿瘤周围淋巴结的判断也是很重要的,弹性成像能够帮助鉴别。
Q3
王建老师:请教蒋斐教授:弹性成像不同术者会有不同的成像结果吗,会有哪些干扰因素呢?
蒋斐教授:根据超声探头压力反馈的信息,所以不同的操作者有不同的结果,首先我们做超声内镜的时候建议做无痛,呼吸和搏动幅度更小,超声探头根据呼吸和波动产生来探测病变。给的压力是大探头轻轻压扫,做弹性成像不仅仅是做一次而是做几次,一般做三次。
Q4李文煜老师:请教蒋斐教授:病变区域的EUS表现及弹性图像是实时变化的,存在不确定性与不可重复性,请教教授对于EUS-EG的选图有无相关统一和标准,怎样能选到最能代表病变区域整体硬度的图像?
蒋斐教授:ROI区域的选择:首先要看血管,因为血管搏动可能会影响图像的稳定性,其次是我们要避开黏膜表面,因为黏膜有时会有一个高反应性会影响最后数据的结果。然后是A区域的选择。如果一个病灶比较大,那么弹性成像是深蓝色绿色交替分布的,这时我个人认为可以借助B超模式来判断。例如胰腺癌,其中合并了坏死,那么坏死的组织就会呈现一个无回声的囊性表现,实质性的组织就会是一个低回声的改变,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筛选,避开其中囊样的成分。
Q5王士旭老师:请教蒋斐教授:对于您所展示的较大的胃内黏膜下占位仅做超声微探头的原因以及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环扫超声来进行扫查?谢谢!
蒋斐教授:对于胃内较大的病变术前患者都有影像学的检查,而且开检查的医生大多数是外科医生。他们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