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常人不可比拟的勤勉与耐力,用纯真和善良抚慰挽救了一个个枯竭的生命;
她多方实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临床护理技术,积累了一套丰富的危重病人护理经验,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患者和组织的信赖;
她组织成立“白衣天使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每月进村入户,免费为群众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智慧护理延伸健康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和群众……
她就医院护理部主任、甘肃省优秀护士长孙毅。
她主持完成的“按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的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庆阳市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年被共青团市委授予“庆阳市青年岗位能手”,年被甘肃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甘肃省优秀护士长”。
医院科室的“领头羊”
由于工作需要,孙毅先后担任骨科、外科护士和护理部主任十多年。从单纯的护理工作者过渡到护理管理工作者,她肩上的担子重了。她给自己定了的目标是:不干则已,干则出色。否则,就愧对组织。在她心中,护士长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一份职责、一付担子、一种必须全心投入才能为患者服好务的平凡而神圣的岗位。
她常常对护士姐妹们说:“护理质量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因此,她管理的科室,首先要抓好护理质量。身为护理部主任的她,不是简单地坐在办公室解决护理问题,而是投身于各项护理操作中,积极带头开展优质护理工作。
每天早晨,她第一个走进病房,为患者翻身、拍背、扫床,询问病人的情况。对护士们执行的各项操作,她都会抽查验收,不合格的当面提出批评、指正,亲自示范,以达到合格为止。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她常常指导大家,对病情描述要真实、详细、具体,要勤观察、善思考,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对所作的护理记录她都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修改,一遍、二遍……直到描写准确、详实、措施得当。
就这样,她带领全院各科室%落实了优质护理工作,她的团队年获得“庆阳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年7月被县委组织部推荐为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全院护理人员在她的带动下,热情主动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患者生命的“守护神”
作为一名护士,一名护理管理工作者,孙毅把对病人的爱体现在为病人服务上。
年冬天,内科有一位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硬化肝昏迷患者,全身重度黄染,呕吐不止,极度烦躁,家属要求派特护班。她第一个站出来上特护班,整整十多天,不分白天黑夜,自己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为患者不时地清除呕吐物和大小便。一次,她刚弯下腰为患者取脸盆准备接呕吐物时,被极度烦躁的患者吐了一头。肝昏迷极度烦躁患者有时几个人都难以控制,一个特护班下来,累得她精疲力竭,可她一点也没叫过苦,只希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的妻子感动地说:“只要护理部孙主任在身边,我就觉得放心,就觉得有了主心骨!”
今年元月份,外科住进一位因车祸造成脾破裂的创伤性休克病人,患者当时神志不清,极度烦躁,大小便失禁,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查房的孙毅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当中。她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把生命的药液一滴滴及时输入了患者的体内,一小时、二小时……直到患者的病情有了好转,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当看到冻得蜷缩在沙发角还没吃饭、熟睡的脸上还挂着泪珠的女儿时,她的鼻子一酸,心里默默地说:“女儿,妈妈对不起你!”
今年2月12日,在骨科查房时,她发现一位正在输注氨芐青霉素的患者有些异常反应,细心的她立即上前询问病人的感觉。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她马上意识到病人是氨芐青霉素过敏,立即进行常规处理,并及时报告值班医生。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病人家属感激地说:“要不是孙主任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啊。”这样的事例,在孙毅的日常工作中不计其数。
多年的护理工作,使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所肩负的责任。她犹如生命的守护神,穿梭在每一位病人的床榻旁,密切观察病人各种细微的病情变化,掌握临床第一手资料,及时汇报,正确处理,为许多病人成功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技术创新的“排头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迫在眉睫,护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知识,新问题。做好护理工作不仅要有热情和爱心,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为此,孙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组织全院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积极搜集临床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为普及健康知识,落实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孙毅组织50名健康志愿者,成立“白衣天使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每月进村入户,为辖区居民群众科普疾病预防知识、免费义诊。目前已有南川、郭原、临泾、社区和上肖5个乡镇多名群众接受了服务。
她在各科室组建智慧护理团队,积极开展“互联网+”智慧护理延伸健康服务模式,在各临床科室和门诊建立了20个专科智慧护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