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肝硬化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临床终末疾病,直到年,有研究发现,慢乙肝进展的过程中,肝脏结构会不断重塑,根据损伤和修复之间的平衡,组织学变化可能进展或者逆转。
而近日,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即使在肝硬化的晚期,肝纤维化也可以消退。
尽管长期以来,肝硬化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但是数据已经证实了,在潜在原因消除后,肝脏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甚至在肝硬化晚期。
研究显示,抑制粘膜相关不变T细胞(MAIT),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甚至逆转纤维化。
然而,这一目标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实现。也许在将来,肝硬化晚期也可以实现逆转。
肝硬化的逆转时机
肝硬化逆转的难度很大,因为肝硬化的患者,肝细胞大面积坏死,肝脏结构紊乱,肝脏内部的情况也会影响逆转的效果。
临床数据显示,肝硬度在40Kpa以下,并且失代偿症状不顽固的患者,有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如果肝硬度在30Kpa以下,有机会得到完全的逆转。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逆转需要在病情的缓解期,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可实现。
《肝硬化诊治指南》(版)提出,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标准为:Ishak评分纤维化分期降低≥Ⅰ期,或通过治疗后P-I-R分类下降。目前,有数据表明,约70%的肝硬化患者可实现逆转。
肝硬化如何实现逆转?
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酗酒、肝静脉回流受阻、胆道疾病所致胆汁淤积等,我国的肝硬化病因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
1、病因治疗
临床上的数据表明,部分肝硬化患者在进行病因治疗后,肝脏假小叶结构消失,纤维组织减少,并且炎症也有明显减轻,因此,目前认为想要实现肝硬化逆转,病因治疗是不可少的。
对于大部分肝硬化患者而言,积极抗病毒治疗是有好处的。有数据显示,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5年失代偿事件发生率为5.8%-8.1%,显著低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由于血吸虫病引起肝硬化的患者,应该进行抗血吸虫治疗;酒精引起的患者应该戒酒。此外,护肝、利尿的治疗,有助于稳定病情。
2、抗肝纤维化治疗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研究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肝纤维化逆转率提高14.6%。对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经过抗纤维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可降低20.3%-28.4%。
研究还显示,抗纤维化的中药还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3、健康管理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与饮食、免疫力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肝硬化患者应该进行饮食管理。日常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选择低脂的食物,肉食的选择上,应该减少牛肉、狗肉等温热食物的摄入。
4、定期检查
肝硬化逆转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大工程”,患者应该每2-3个月进行肝脏硬度、肝功能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