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有3.5亿左右的慢性乙肝携带者,其中约1/3在中国。目前,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呈平行关系,如非洲、东南亚、日本和我国是HBV的中、高发感染区,其肝癌发病率可以高达(25-)/10万,75%-8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是由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引起的,其中50%-55%归因于HBV感染。肝癌患者血清HbsAg阳性率高于正常人。
我国经对全国28万自然人群的肝炎、肝癌普查分析表明,HBsAg标化流行率与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北方地区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检测发现,并发HBV感染率高达99.2%。对我国肝癌高发地区江苏启东县例肝癌病例分析,HBV表面抗原(HBsAg,澳抗)阳性率为94.4%,进一步检测HBV核心抗体及HBV-X基因,则全部病例呈阳性。从临床情况看,乙型肝炎演变成肝硬化后,随着病程的进展、组织坏死修复的过程中发生基因的突变、HBV的反复增殖复制、HBV基因整合到肝癌细胞基因组内,一部分患者最终引起肝癌。从病理资料看,肝癌大多合并大结节性肝硬化,在我国这种肝硬化多由HBV感染所致。因此很明确地说乙型肝炎是肝癌的“罪魁祸首”。
乙型肝炎的治疗也是防治肝癌要点,目前尚无根治乙肝的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有以下几条建议:
1.避免过度紧张,积极抗病毒治疗,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2.定期随访,监测疾病进展。携带乙肝病毒、四十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要进行一次体检;肝功能不佳、病毒载量较高、四十岁以上患者甚至每半年就需要接受肝功能、肝脏生化、肝癌的血清学指、肝脏B超等检查。
3.一旦发现肝癌,需要尽早治疗。肝癌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20%,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大大提高肝癌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