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州医院Liang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常规指标,可提高瞬时弹性成像(TE)检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的准确性。
该项研究纳入接受肝活检(标本≥20mm)的CHB患者,分为建模组(n=)和验证组(n=75),分别进行TE、超声和液常规检测,对联合超声和血常规指标用于提高TE检出肝硬化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根据建模组的数据,推导出由TE、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肝脏血管超声和血小板(PLT)计数组成的肝硬化4项指数评分(CIR-4)模型,以及TE、INR、PLT计数、白蛋白、肝脏血管和肝实质超声组成的肝硬化6项指数评分(CIR-6)模型。比较发现,CIR-6和CIR-4对于检出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TE,分别为0.、0.和0.。在验证组中,CIR-6检出肝硬化的准确性与建模组相似,而CIR-4和TE用于检出肝硬化的灵敏度较低,分别为0.和0.。
研究者总结道:“TE是检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性方法,然而对一些患者特别是CHB患者的准确性欠佳,如果联合常规指标,可更加准确地检出肝硬化。我们的研究表明,CIR-6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原文链接:LiangXE,DaiL,YangSL,etal.CombiningRoutineMarkersImprovestheAccuracyofTransientElastographyforHepatitisBCirrhosisDetection.DigLiverDis.Feb21.
相关阅读
肿瘤化疗患者预防性抗HBV治疗与乙肝发作风险
HBeAg阴性CHB患者是否需要治疗,无创性方法可助一臂之力
[APASL前沿]HBV携带者发生肝衰竭半数因HBV再激活所致
[精彩视频]全球清除HBV感染的可能性和免疫耐受问题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