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临床上,通过肝癌监测早期诊断HCC对高危患者至关重要,是降低HCC相关死亡率的有效方法。血清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和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然而,由于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近年来AFP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挑战。虽有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对AFP在高危慢性HBV感染患者中诊断HCC具有潜在影响,但这些研究中HCC患者相对较少,可能限制了对AFP的准确评估。基于此,北京大学XiangjunQian等近期在Journalofviralhepatiti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AFP在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影响。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年至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医院、医院和医院共四个中心的例患者,包括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例肝硬化(LC)患者、例符合米兰标准的HCC(HCC-WMC)患者和例超出米兰标准的HCC(HCC-BM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将患者分为抗病毒组和非抗病毒组。并评估AFP对HCC的诊断能力。
研究结果:
●在所有疾病进展阶段,抗病毒治疗均使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AFP水平降低
图1显示了从CHB,LC到HCC-WMC和HCC-BMC的各个阶段,经抗病毒治疗和未经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异常比例。与未治疗组相比,在所有有意义的AFP水平升高的情况下,抗病毒治疗组血清AFP水平异常升高的患者比例始终较低(P<0.)(图1)。在CHB、LC、HCC-WMC和HCC-BMC患者中,经抗病毒治疗患者的AFP水平异常患者比例明显低于非抗病毒治疗组,对比比例分别为CHB(7.1%vs.35.3%)、LC(13.9%vs.45.2%)、HCC-WMC(52.9%vs.65.4%)和HCC-BMC(70.9%vs.84.4%)。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患者是非HCC性CHB和LC,或是HCC-WMC和HCC-BMC,AFP水平的下降均与抗病毒治疗有关。
图1.以AFP值分隔的入组时各亚组患者的百分比。WMC,符合米兰标准;BMC,超出米兰标准;(+),抗病毒组;(-),非抗病毒组。(异常是指高于各中心当地实验室正常上限,在8.1~13.4ng/mL之间)。
●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血清AFP在早期HCC-WMC诊断中的作用
为验证抗病毒治疗对血清AFP用于肝癌监测和(或)诊断的效能有何影响,研究者比较了抗病毒组和非抗病毒组的AUROCs。总的来说,抗病毒组和非抗病毒组的HCC患者血清AFP诊断HCC的AU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后将HCC患者分为HCC-WMC组和HCC-BMC组。抗病毒组血清AFP的AUROC高于非抗病毒组(表1):A组(0.vs.0.,P=0.)、B组(0.vs.0.,P=0.)、C组(0.vs.0.,P=0.)和D组(0.vs.0.,P=0.)。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队列的HCC-BMC组患者中,抗病毒治疗没有改善AFP对于HCC的诊断效能。但在肝癌的各个进展阶段,抗病毒组血清AFP的最适临界值均低于非抗病毒组(表1)。
表1.抗病毒组与非抗病毒组血清AFP在HCC-WMC诊断中的比较
●抗病毒治疗后ALT正常化对血清AFP诊断HCC-WMC的影响
肝脏炎症可能是影响AFP水平的主要混杂因素,应通过ALT水平进行调整。因此,抗病毒组进一步分为ALT≤1ULN组和ALT1ULN组。如预期,血清AFP在ALT≤1ULN患者中诊断HCC-WMC的AUROC显著高于ALT1ULN患者(0.vs.0.,P0.)(表2)。ALT≤1ULN患者中血清AFP临界值(20ng/mL和ng/mL)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均高于ALT1ULN患者。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ALT正常化患者中,血清AFP具有更好的诊断HCC-WMC的价值。
表2.在抗病毒组ALT≤1ULN与ALT1ULN患者间,血清AFP诊断HCC-WMC的AUROCs的比较
研究结论:
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血清AFP水平,从而改善了血清AFP对于CHB和LC高危人群早期HCC-WMC的诊断。
参考文献:QianX,LiuS,LongH,etal.Reappraisalofthediagnosticvalueofalpha-fetoproteinforsurveillanceofHBV-relat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theeraofantiviraltherapy.JViralHepat,,28(1):20-29.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