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中慢性肝损伤病情演变的结果,对肝硬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到一旦出现肝硬化,特别是到了失代偿肝硬化常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有一个漫长的肝纤维化的过程,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预防和减缓肝硬化的发生,不应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甚至自暴自弃。
首先,我们要对肝硬化的发生有个正确的理解,病理学研究显示各种原因的慢性肝损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肝纤维化也不断的加剧,最终形成纤维间隔和假小叶,这就是我们说的“肝硬化”。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诊断并不容易,这些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有些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也基本正常,我们要综合全面检查来判断是否病人已经进入肝硬化阶段,如白蛋白水平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和CT、MRI等)显示肝表面不光滑,形态失常,脾厚等,或者胃镜显示已经出现了食道或胃底静脉的轻度曲张,这些改变常是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但有些患者确实难以判断,需做肝活检病理检查。而到了失代偿肝硬化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由上可以看出不断加剧的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预防和延缓肝硬化的关键是减轻肝纤维化。如何减轻肝内的纤维化呢?首先要去除肝损伤的病因,对于乙型和丙型肝炎来说就是积极的、有效的、持续的抗病毒治疗,包括针对HBV的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治疗和HCV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只有病毒复制的降低才能降低病毒蛋白的表达,也才能减轻针对病毒蛋白的免疫病理损伤,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其次是积极的保肝治疗,保肝药物可减轻肝内炎症和保护肝细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肝炎的正确管理是当今肝病诊疗中应该加强的观念,这里包括医生对病人的管理和病人的自我管理,定期检查是肝病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定期的检查才能早期发现肝硬化,从而早期干预,这对于慢性肝炎病人还好理解,但对于肝功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则可能比较困难,主要是其病情进展较为缓慢、隐匿,医生和病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在临床工作中慢性HBV携带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才被发现者并不少见。(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免费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