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花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7月初,33岁的杨婷和朋友小刘一起去巴厘岛旅行。5日早上,原本准备和朋友出去玩的杨婷有点发烧。等朋友小刘发现情况不对时,杨婷已经开始说胡话了,小刘叫她也不答应。小刘觉得事情不对,赶紧找到旅行社的领队,医院。
转了三次院,杨婷才医院的ICU检查治疗。医生告知小刘,杨婷病情严重。小刘和旅行社联系了杨婷的母亲肖淑琴,让她立刻飞往巴厘岛。
和肖淑琴一起飞往巴厘岛的还有杨婷的表弟肖春。他们见到杨婷时,她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身体轻轻动一下,全身就会不停抽搐。
医生检查发现,杨婷发病是因为脑部感染了病毒,但具体是什么病毒,至今也没有查出来。由于无法查出准确的病因,医院只能对杨婷进行保守治疗。现在,杨婷只要稍稍清醒就会全身抽搐,当地医生只能给她注射镇定剂缓解病情。医生说,长期抽搐会造成脑损伤。
病情恶化,医院建议回国治疗
7月9日,杨婷开始有了稍稍清醒的意识,肖淑琴喊她的名字,她有了些许反应。原本以为病情有了好转,但当日中午,杨婷突然开始发高烧。
医生检查发现,杨婷的肺部也被感染,病情恶化。医生说,目前还在培养菌株,要确定了菌株种类,才能确定病因。
医生没法给出查到病毒的确切时间,只是建议杨婷家人带她回国治疗。
这已经不是花花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曾几何时大家只会在出行非洲的时候打疫苗,注意防蚊虫;但是近几年屡见不鲜的是很多游客因为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等客死在东南亚。花花个人认为尤其是夏季或者是去热带亚热带目的地的时候,花粉们要多多注意以下几种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1.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莱姆病、寨卡等蚊虫叮咬疾病
?寨卡病毒全球分布图
以上提到的任何一种都是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的,所以即使花花这样喜欢晒成古铜色皮肤的每次去到东南亚国家、野外郊游时都要长裤长袖,并且在出门前的30分钟就全身喷一遍防蚊虫的喷雾;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出行去到病毒爆发的国家和地区。
?受寨卡病毒感染出生的小头症婴儿
2.肝炎
近年来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风险大幅下降。但是那些出国旅行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风险很高,尤其是在肝炎流行和卫生很差的地区。研究发现去非洲发展中国家旅行感染的风险很高,即使是住在一些豪华的酒店也可能感染。几种主要类型的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
乙肝和丙肝会导致肝硬化、肝癌和死亡。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花粉们有效预防;
1.接种疫苗
甲肝和乙肝可以注射疫苗。医生建议那些经常出国的人最好注射疫苗。
2.了解目的地
特别高发病毒的目的地大家可以考虑避开,并且提前了解到当地的医疗条件等也是很必要的,世卫组织就列出了以下几种病毒高发地区的地图:
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