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脂肪肝这一字眼慢慢被人们熟知,“医生,B超说我脂肪浸润(或者脂肪肝)是怎么回事啊?我没感觉啊,要紧吗?”回答是肯定的,需要正确对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脂肪肝的问题。
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脏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种类
脂肪肝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有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营养缺乏性脂肪肝,药物性及毒物性脂肪肝等。如果您有长期饮酒的习惯,很有可能是酒精性脂肪肝;若可排除病毒、药物、饮酒等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即考虑为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
医生,我体重标准,不喝酒、没有长期用药、没有肝炎,吃的不多还很清淡,为什么也有脂肪肝呢?
肝脏不仅合成与分解脂肪,它还是脂肪储存的“中转站”。肝脏中会合成脂蛋白,这种蛋白质是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的运输车队,长期营养不良可使体内蛋白质缺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转运出多余的脂肪,则堆积在肝内,导致了脂肪肝。
脂肪肝需要就医吗?
答案是肯定的。
超声检查是发现脂肪肝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多数人也是通过此种方式发现脂肪肝,但必要时运用超声、CT、磁共振、实验室检测、肝穿刺活检等多种手段综合判断脂肪肝的性质和程度能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判断。所以,当检查报告出现脂肪肝字样时,医院咨询医生意见,评估情况,根据医生建议服用药物或者调整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另有研究显示,患有脂肪肝的人群,即使一开始没有肝硬化,如果完全不干预,他们在30年内的总死亡风险比没有脂肪肝、条件相似的对照组人群高出71%。
逆转脂肪肝的法宝
1
减重
对于肥胖患者,尤其是向心性肥胖的群体,想要逆转脂肪肝,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减掉体重的5%~7%。根据现有研究的观察,减掉体重的5%~7%,大部分脂肪肝患者的肝脂肪含量能明显减少,甚至能减轻脂肪型肝炎程度;如减掉体重的10%及以上,并且保持体重一年以上,肝硬化也有逆转的可能。
2
合理饮食
减重绝不仅仅是少吃,而是合理搭配,营养均衡,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减轻体重,减轻内脏脂肪含量。戒酒、戒零食、多摄入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保证适量的碳水和脂肪,避免暴饮暴食。
3
药物治疗
单纯的轻、中度脂肪肝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恢复。但如果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肝功能发生异常(如转氨酶升高两倍以上)并且通过控制饮食和体重仍无法减轻脂肪肝程度时,就需要辅助配合一些降糖、降脂或护肝的药物。
来源/消化内科
文/卢俊
主办丨党委办公室
编审丨杨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