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必备宝典
健康长寿生命钥匙
概述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简称,包括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两大类。目前该病全球的平均发病率在20%左右。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其发病率会超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某些原因可造成肝脏生成脂肪过多,或者将脂肪运出肝脏能力下降,造成肝脏内脂肪蓄积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就形成了脂肪肝。传统中医学无“脂肪肝”之名,现代中医将其规范命名为“肝癖”。
病因
1.饮酒
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饮酒越多,脂肪肝越严重。
2.营养过剩
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和脂肪肝。
3.肥胖
肥胖是脂肪肝的常见病因。由于平日缺乏运动,交际应酬多,喝酒过量,饮食不节制,摄入过多的热量,致使体内不能消耗掉,造成肥胖,体内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4.营养不良
并非瘦人就不会得脂肪肝,长期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也可引起营养缺乏性脂肪肝。
5.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细胞受到损害,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肝脏对脂肪的分解代谢障碍,致使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形成脂肪肝。
6.此外,糖尿病、甲亢、重度贫血等慢性疾病也会引发脂肪肝。
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脂肪肝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右胁肝区疼痛或者压痛,甚至部分脂肪肝患者右胁疼痛程度较剧烈。其次为食欲不振,乏力,甚至恶心呕吐,其特殊性体征为大腹便便,俗称“将军肚”。
2.临床诊断标准
脂肪肝的诊断可通过实验肝功能、血脂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确诊,或通过病理检查也可确诊该病。此外,CT、肝脏弹性测定等检查可诊断明确脂肪肝严重程度。
并发症及危害
1.单纯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2.诱发心血管疾病。
3.加重糖尿病。脂肪肝可加重全身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引起糖代谢紊乱。
4.诱发慢性肾病。脂肪肝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低,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
5.降低机体免疫能力。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降低,导致肝脏内免疫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免疫力低下。
预防与调护
慢性脂肪肝患者应戒酒、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去除病因和诱因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膳食谱和治疗方案。轻症病人可因此病情得到控制,重症患者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需要长期高度重视对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是脂肪肝整体治疗的基础,通常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后易复发,药物治疗仅仅是一方面。
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脂肪肝重在调理肝脾,调畅气机,恢复肝脾正常生理功能。
目前对脂肪肝的治疗,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主次,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应用降脂的中药,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主要分三个证型
(1)痰湿内蕴证
症状: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方药: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2)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抑郁不舒,或周身窜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呆,便秘,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3)瘀血阻络证
临床表现:肝病日久不愈,形体肥胖,面色晦暗,右胁刺痛,或者夜间疼痛明显,脘腹痞闷,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散结。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备中成药:茵栀黄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
(二)外治法
外治法是指通过中医辨证,合理选择针刺、药物等,并通过肌肤、孔窍施治,以达到深入膝理、脏腑,通经贯络,调整阴阳气血功能。
1.针灸疗法
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穴位,施以针刺、艾灸来疏通肝脏气机,促进肝细胞脂肪的转化与排泄,调整脂肪代谢,增强肝脏功能。常用穴位:丰隆、足三里、太溪、三阴交、关元等。
2.耳穴疗法
可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肝、胆、脾、肾等穴位,起到疏肝活络,促进湿浊排出体外的作用。
3.穴位贴敷疗法
可将柴胡、半夏、大黄、三七等药物打成粉,用适量的水和醋搅匀,用纱布贴在期门、肝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上,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可起到调节脏腑机能的作用。
日常食疗方推荐
薏苡山楂粥
材料:薏苡仁30g,山楂20g,粳米g。
做法:将山楂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20分钟,去渣取汁,与淘净的薏苡仁、粳米一并倒入锅中,加水熬成粥即成。
用法:每天1剂,可分2次早晚食用。
功效:降血脂,补健脾胃。适用于脂肪肝有脾虚血瘀者,症见乏力,肝区隐痛不适,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涩弱无力等。
苍术荷叶茶
材料:苍术10g,荷叶10g,竹茹10g,栀子7g,少许蜂蜜。
做法:首先将上述的4味材料倒入砂锅内,加清水煎煮2~3次,滤渣留汁,依个人口味加入少许蜂蜜,拌匀即成。
用法:每天服用1剂,分为3次食用,建议可以连续服用3个月。
功效:疏肝健脾、祛湿化痰。适用于脂肪肝,痰湿困阻者。
温馨提示:
生活调理四原则
原则一:积极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尽可能使体重、血脂、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原则二: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计划。
原则三:防止或改善肝脏、心血管、肾脏等慢性并发症。
原则四:尽可能保持重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的社会活动。
医院肝病科-
下期预告:泄泻(腹泻病)
每周二、周五,“悟道健康”栏目定期推送的重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预防与治疗相关知识。
如需购买此书,请联系刘老师。
联系
编辑:张露核对:罗行
精彩推荐:
如何看待生死?
如何看待“中国式”医患关系?
“悟道健康”专栏开通啦,你想知道的养生秘诀都在这里!!!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