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
都市现场(jxtvdsxc)综合楚天都市报(ctdsbgfwx)、成都经济频道
如有引用请注明所有来源
28岁的小伙钱明(化名)在汉阳一家企业做销售。清明小长假回乡期间,家人将采摘来的新鲜春笋做成凉拌笋、笋炒肉、泡笋、油焖笋等,钱明特别爱吃,且顿顿不离笋。就连晚上宵夜他也要喝点鸡笋汤,就这样一连两天吃了五顿春笋!
6日下午回汉后,钱明突然肠胃不适,接着出现黑便,医院就诊,经查为胃出血。抗炎、止血、营养支持治疗后,目前已明显好转。
(配图,图文无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该院吴小微教授解释,
小伙子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
有慢性胃炎病史,
加之春笋中有草酸和鞣酸等难溶性成分,
过量食用后刺激胃粘膜,
难以消化春笋中的大量粗纤维,
导致“胃大门”撕裂出血,
出现黑便及肠胃不适。
当心!
这种情况可不是个案!
近日,杭州49岁的赵女士,也是因为贪嘴多吃了几口油焖春笋,突然大口吐血。
5年前,赵女士就被查出患有肝硬化,平时在饮食上一直很小心。赵女士说:“前几天,已经吃完饭,看到有春笋,我忍不住多吃了几口。结果当天夜里,就呕血、解血便了。”刚开始,赵女士没重视,但当晚呕血量和呕血次数逐渐增加。第二天一大早,赵医院急诊。
入院时,赵女士已处于休克状态,血压只有69/38毫米汞柱,反复呕血和解血便的症状仍在持续。医生进行了抢救,并将赵女士转入重症监护室。
当天上午9点,赵女士突然大量呕血,并且出现昏迷、瞳孔散大等情况。结果医生检查后发现,赵女士的胃底静脉曲张严重,还有4个血管破裂出血点,医生随即对出血的血管进行套扎止血。命暂时捡回来了。不过目前,赵女士还出不了重症监护室。
医生说:“赵女士因为肝硬化,导致胃部曲张静脉,血管就像吹了气的气球,表皮非常薄。这时如果吃了粗糙的食物,一摩擦,’气球‘就会爆炸,导致胃里的血管发生破裂。平时除了避免食用笋等粗糙的食物,芹菜、果仁等粗纤维、尖锐的食物也不能吃。”
小杨今年25岁,杭州人。2年前曾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胃病史。不过,小杨觉得自己年纪轻,胃药也只是在症状严重时吃,平时没症状就不吃药。
清明期间,家里人收到了亲戚家送来的一麻袋新鲜春笋。担心放久了不新鲜,妈妈变着法每天用春笋做菜。
想到自己有胃病,小杨起初只是夹了几筷子尝味道。后来,架不住美味诱惑,他放开了吃,一连吃了2天。到了第三天中午,小杨发现自己胃很难受,反酸打饱嗝,一上厕所还有血腥味很重的黑便,小杨吓坏了,医院看病。
在门诊候诊时,小杨开始吐血,大口大口的咖啡色液体止不住地从嘴里吐出,而且隔一会儿就要上厕所,拉出柏油状的黑便。因为失血过多,小杨被门诊医生直接送到急诊室。
医生赶到时,小杨已经头昏胸闷、心跳极快、全身出虚汗。“患者当时已经出现休克现象,出血量在毫升以上,如果不及时输血会因失血过多死亡。”医生说。
近一个月来,
因腹胀、胃部不适、胃出血
医院就诊的患者中,
有不少都是因为吃笋导致。
不少病人之前有慢性胃炎,
这次发病却是因为笋吃多了。
“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等特点,健康人群适量食用基本没问题,但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人要慎食,严重者会呕血。”吴小微教授说。
再来看一件感人的事情,在一家电脑城门口,人们总能见到一位中年送货员大叔,他骑的车后面,还坐着一位年迈的老人,就算驼的货再多,他也不会落下身后的老人。其实,这正是隐藏在众多为生计奔波的人群中,一段温情、朴素而热烈的故事。
由于92岁的老母亲有认知障碍,52岁的蔡师傅只能24小时照顾她,形影不离。
蔡师傅是一名送货员,他负责给电脑城的商家跑腿,送一些电脑配件。而几乎每次送货时,他都会带着年过九旬的老母亲奔波在大街小巷。蔡师傅说,带着母亲出来奔波,实在是无奈之举。
蔡师傅说,20年前,为了养家糊口,他和老婆带着母亲,来到成都打拼,夫妻俩找的工作是为电脑城里的商家跑腿送货。
那个时候,母亲还比较清醒,平时自己待在家里,可7年前,母亲出现了记忆和认知障碍的症状,生活也逐渐变得不能自理了。为了能够时刻照顾到母亲,蔡师傅夫妇决定带着母亲一起送货。
蔡师傅说,自从母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症之后,他和其他三个兄弟就开始轮流照顾母亲,每个兄弟照顾三个月,蔡师傅也表示,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的两个兄弟也没有把母亲当成负担,就算兄弟在外打工,也会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
而记者发现,92岁的杨老人,虽然意识有些模糊,但听力和口齿还不算差,被问到跟着儿子出来跑腿送货什么感受时,她老人家说开心的笑了笑说:开心!
24小时形影不离,哪怕在电梯里,蔡师傅也不会松开母亲的手。他说不管生活怎样艰难,照顾好母亲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鸽默默抬起手
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百善孝为先
大叔好样的
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
一家人和和美美
点个大拇指
举手之劳啊
让鸽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