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医人心理救人病体,却把压力与疲惫留给自己;有这样一种职业,他们责任为上严谨为重,却把疏忽和遗憾留给家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上战场却时刻奋战在一线,只为守护众人安康。他们就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医疗战线上最可爱的人。
首都医科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李秀惠是他们中的一员,根据宣传工作安排,联盟秘书处有幸近距离跟随她的一天,让笔者感受到了什么是医生的责任和坚守,什么是医者仁心……8:00每天医院住院部开始交接班的时间,对于中西医结合中心来说,也是一天查房的开始,管床医生和负责整体化护理的护士一对一结成一组,走进病房开始医护联合查房。据说这是李秀惠主任创新医疗管理的新查房模式。虽然早在八点之前,李主任已经把整个病房转了一圈,但此时她还是随一组医护人员走进病房……大约15分钟后,科室开始正式交班,值完夜班的护士和大夫将前一晚住院病人的情况做了汇报,并重点交代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的病情。了解情况后,李主任便带领科室大夫们开始了该病区的早查房,重点查看新入院患者。看到主任来了,患者都热情地打招呼,李主任则回以关切的询问。在查房过程中,李主任对病人细心观察和问诊,并不时地向随行医生交待每位病人需注意的事项。9:30医院的科研中心。路上她告诉笔者,他们最近正在筹备《钱英槲芪方治疗肝癌传承研究》中期汇报工作。进入办公室,大夫们在紧张地准备会议需要的资料。对交上来的材料,李主任仔细检查其排放的前后顺序,任何一点小瑕疵都会纠正修改。李主任边工作边为记者介绍了这个项目,其研究目的是证明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肝癌的有效性,这需要经过一年的治疗和随访,做反复的比对和检验才能得出结论,工作量大,内容繁杂。大量的工作最后被汇总为PPT演示,虽然这份PPT几经修改,但临近汇报,李主任仍在仔细斟酌。之后,李主任回到办公室,又开始查阅另一个研究项目的PPT,是关于艾滋病血浊(艾滋病高脂血症)中医诊疗方案。她一边看一边对笔者说,每一份PPT的制作,都要符合汇报要求,体现报告者的思路、成绩和智慧,和与之相符合的逻辑性,每次初稿后,都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推敲和完善。李秀慧主任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10:00忙完手头研究课题的相关工作,李主任一路快走,返回病区准备进行主任查房,这是每周三上午例行的主任医师对部分危重病人的查房。因为下午要医院参加先前定好的授课,李主任便匆匆上楼主持查房前的准备会议。大夫们将自己手中负责的较为棘手或紧急的病例做了汇报。此次大夫们重点向李主任汇报了两个案例。一个是34岁的男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已经出现了早期肝衰症状。“一个月前出现了乏力、腹胀,有脸黄、尿黄、恶心、纳差等症状,既往有大量饮酒史11年,癫痫病史3年左右……”李主任一边记录着,并详细查看病历报告。此前大夫们为患者提供了两个治疗方案,一种是血浆置换,但患者对血浆过敏,第二种治疗费用昂贵,担心患者经济负担重。医生们希望主任能给予治疗意见。
第二位危重病人是68岁的女性,这是一位肝硬化患者,入院7天。6年前发现有乙肝,3年医院诊断,考虑为肝炎肝硬化代偿性乙型、腹水,一直服药进行抗病毒治疗。两个月前因为病情好转,自行停药。停药后一个月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在当地查肝功损害明显……患者腹胀等症状虽然有明显好转,但从肝功能指标上看并无明显改善,目前的诊断结果是肝炎肝硬化代偿性乙型、腹水、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伴有急性肝衰竭等,需要主任给出下一步治疗建议。10:30李主任便带领大夫们进入病房,先查看的是34岁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患者通体高黄、身形消瘦、精神状态极差。“肚子疼不疼?”李主任边询问患者病情,边进行腹部按压、叩击检查。“这里有点疼,不想吃饭,没有力气。”患者自述各种不适感。连配合做翻身检查都显得异常费力。“双下肢没有水肿、腹部扣压疼痛感也不强,基本还可以”,李大夫边检查边与大夫们交流体会,并向负责的大夫提出治疗建议。并嘱咐患者:“好好休息、按时服药……”对于同病房的患者,李主任也简单进行了交流。
然后,李主任来到了另外一个病房,重点检查了之前大夫们汇报的68岁肝硬化患者,李主任照例先询问了患者的感觉,随后进行听诊、叩击检查。由于患者有乙型肝炎,停抗病毒药导致的病情恶化,又因为患者本次是急性起病,需要与其他急性肝炎鉴别,李主任详细询问了其家族病史以及入院前有无服用其他药物及饮食经历等。了解情况后,便于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11:30查完房已经是午饭时间,此时,李主任抓住难得的空隙,赶到会议厅,医院正在宣布职工奖金分配制度,医院职工参加,因为涉及科室40多人的工资收入。她抓紧时间旁听了10分钟左右,此时医院医院。简单的午饭后,李主任快步走到楼下,边走边感叹:“整天跟上了发条似的,紧张得很!”。13:30经过一路颠簸,下午1点多医院。简短的寒暄后,李主任来到报告大厅。此次李主任演讲的内容是《碱性磷酸酶升高的诊断思路》。结合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病例,李主任为听课的大夫们传授了遇到偶发症状也需仔细追踪,直至确诊的治疗思路,颇受欢迎。授课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16:20牵挂病房患者的李主任医院,进行当天的最后一次查房。边走边对笔者说:“回去再看一眼患者就放心了。”这次查房需要交流的患者比较多,除了上午看过的危重病人,其他较为稳定的病人也需要交流和了解。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因为食欲不佳,体重持续下降,希望能改善。李主任其实每次听到这些要求,都比较难受,特别理解患者的求生欲望,而作为医生却有很多无奈。医疗本身还不是一门完善的科学,也有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
上午检查过的34岁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此时精神已经好转,能坐在床上与父亲说说话;邻床四五十岁的患者病情好转要办理出院,要求李主任为其开具出院后需要服用的中药方;隔壁病房30岁左右的年轻男士因为前一日吐了血极度紧张,见李主任进屋,他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瞬间找到了庇护人,依赖与信任感尽显……17:00本来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李主任却又返回了科研中心,继续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李主任告诉记者,因为这个时间段大家都已下班,办公室比较安静,基本上不会有琐事打扰,所以适合做一些白天干不了的工作,如审稿、拟科研报告等。5月28日,李主任参加联盟周末郊游联谊活动,在西山与部分会员及联盟组织来京进修医生合影笔者手记一天的随诊让笔者体会较深的有三点:忙碌、有序、严谨负责。在医院的一天,李主任总是在门诊、住院部、科研中心、会议厅、理疗室穿梭,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虽然工作繁忙却有条不紊,交班、查房、会议……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尽管患者人数多,病情复杂,她却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患者的最新检查结果、病情进展情况、治疗方法等,对每一位患者除了严谨还多了一份关爱和责任。
随访结束后,笔者了解到,在今年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周年暨首都妇女先进典型表彰大会上,李秀惠主任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在闪亮的光环下,李主任没有膨胀与傲慢,而更多的是谦逊与慈爱,彰显一颗璀璨的医者仁心。赞赏